土地股份合作制中农民土地财产的剩余权与退出权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会广 [1 ,2 ]
钱忠好 [1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法学院
[3]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利; 剩余权; 退出权; 土地股份合作; 制度创新;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1.07.006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30105 ;
摘要
研究目的:建立农民土地权利的财产与自由概念框架,可以为理解地权转股权的过程及其内含合作组织替代农户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提供新政治经济学逻辑基础。研究方法:制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的剩余权以及退出自由的大小,取决于他与国家、集体的谈判能力以及他们之间达成契约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必须获得农民的系统支持,既为他们提供保底分红的剩余权保障又提供具有安全阀门功能的退出自由,土地股份合作社才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今后土地股份合作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剩余权与退出权保障机制的政策供给。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三题 [J].
陈会广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04) :11-15
[2]   《合作社促进建议书》对我国土地股份合作的启示与借鉴 [J].
欧阳宗丽 ;
陈会广 ;
单丁洁 .
江苏农村经济, 2008, (10) :68-69
[3]   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一个理论框架 [J].
陈志刚 ;
曲福田 .
学术月刊, 2006, (09) :87-92
[4]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 [J].
陈志刚 ;
曲福田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2) :2-9+13
[5]   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 [J].
刘守英 .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03) :1-9
[6]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
[7]   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J].
姚洋 .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6) :3-12
[8]  
财产权与民主的限度.[M].(美) 罗利; 编.商务印书馆.2007,
[9]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林毅夫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
[10]  
财产的神话.[M].(美)克里斯特曼(JohnChristman)著;张绍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