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组”政治组织模式分析

被引:28
作者
周望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小组; 议事协调机构; 临时机构;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0.02.005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小组",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党政机关中以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名义存在的一种特殊组织模式。基于制度层面的静态分析,影响"小组"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横向间机构设置的"小部门结构"、政府纵向间职责配置的"职责同构"格局等结构性因素,"单任务—泛职能"的功能性因素,分管型副职模式的制度性因素;其类型包括:根据存在时限可划分为常设型、阶段型、短期型,根据权属关系可划分为职责同构型、权责自属型。基于技术层面的动态分析,"小组"的"中轴依附"的组织结构特点,"虚实结合"的存在方式,"倍量增减"的运行过程,这三个要素共同构筑了"小组"独具特色的运转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88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外副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 [J].
李利平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8, (04) :29-31
[2]   “职责同构”批判 [J].
朱光磊 ;
张志红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