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山东省县域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3
作者:
李明杰
[1
]
王国刚
[2
]
张红日
[1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格局变迁;
影响因素;
地理集聚;
适度规模;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8.001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利用1995—2015年山东省县域粮食产量等数据资料,运用ESDA、重心迁移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地理集聚特征,探索影响粮食生产格局变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山东省粮食生产波动较大,粮食产量由1995年的4 245万t减少到2002年的3 293万t,然后通过十三连增,到2015年达到4 713万t;县域尺度上,山东省粮食生产的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但西部地区产量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重心向西移动显著,逐步形成了"西热东冷"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年末总人口等因素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地正向影响,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用电量表现为负向影响,共同推动粮食生产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因此,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发展和建立粮食主产县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有效保障粮食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