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性与再生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5
作者
黄进 [1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本土性社会资本; 再生性社会资本; 市民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本文研究了本土性社会资本和再生性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发现社会网络规模、本土性社会网络的交往频率、再生性社会网络的帮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土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初入城市具有帮助作用,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其市民化。农民工再生性网络交往规模太小,对市民化的促进不足。因此,应当扩大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规模,特别要加强再生性社会资本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 [J].
刘林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12-124+207
[2]   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 [J].
曹子玮 .
社会学研究, 2003, (03) :99-110
[3]   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J].
周红云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02) :135-144
[4]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结构特征 [J].
张文宏 .
学习与探索, 2006, (02) :40-44
[5]   社会资本与不平等的再生产 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收入差距为例 [J].
程诚 ;
边燕杰 .
社会, 2014, 34 (04) :67-90
[6]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Granovetter,M.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 1982
[7]  
社会理论的基础[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