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被引:22
作者
吴承明
机构
关键词
工业化; 传统手工业; 总产值; 道路; 资本; 产业; 交通运输业; 运输业; 年增长率;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1991.06.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中说:“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的萌动时期。正是这种萌动,导致了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工业化包括新式产业的兴建和相应的经济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变化。为简便计,我以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代表新式产业资本,并把各时期产业资本集成的估计列为本文附表(见文末)。从附表可见,在甲午战争前中国的产业资本原大于外国在华的产业资本,这是洋务派创业之功。而甲午至辛亥间,则是民间资本即通称民族资本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大生系统企业史.[M].《大生系统企业史》编写组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  
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M].上海市粮食局等编;.中华书局.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