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区域大气污染过程中天气型和输送路径分析

被引:57
作者
陈朝晖 [1 ]
程水源 [1 ]
苏福庆 [2 ]
高庆先 [2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候变化影响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区域污染; 大气污染过程; 天气型; 输送;
D O I
10.13198/j.res.2008.01.23.chenchh.009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2003年10月2—12日一次大气污染过程为例,分析华北区域大气污染过程中主要天气型及污染物输送路径.结果表明:区域内大部分城市API上升阶段,以西南输送路径为主;API下降阶段,受纬向锋区影响,以东北气流为主,污染物从北向南扩散,区域内各城市空气质量好转.统计2003年9—12月7次大气污染过程发现,当华北地区为大尺度高气压控制时,若高压中心位于山西南部,河北为弱的低气压区(地形槽)时,将导致西南风气流盛行该区域.受地形和天气型控制,西南方向的输送通道是引起北京大气污染过程的主要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京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大尺度天气型分析 [J].
陈朝晖 ;
程水源 ;
苏福庆 ;
高庆先 ;
虞统 ;
任阵海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99-105
[2]   深圳地区典型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J].
邓雪娇 ;
黄健 ;
吴兑 ;
毕雪岩 ;
丁伟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S1) :7-11
[3]   边界层内大气排放物形成重污染背景解析 [J].
任阵海 ;
苏福庆 ;
高庆先 ;
卢士庆 ;
洪钟祥 ;
胡非 ;
张美根 ;
雷霆 .
大气科学, 2005, (01) :57-63+169
[4]   华北地区天气型对区域大气污染的影响 [J].
苏福庆 ;
杨明珍 ;
钟继红 ;
张志刚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3) :16-20
[5]   北京边界层外来污染物输送通道 [J].
苏福庆 ;
高庆先 ;
张志刚 ;
任阵海 ;
杨新兴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26-29+40
[6]  
Effects of Synoptic Weather Systems Upon the Air Quality in an Asian Megacity[J] . Peter A. Tanner,Po-Tak Law.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2 (1-4)
[7]  
Relationships between Synoptic Climatology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at 4 US Cities[J] . J. S. Greene,L. S. Kalkstein,H. Ye,K. Smoye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1999 (3-4)
[8]  
Synoptic Climatology of Air Pollution in Moscow[J] . M. Shahgedanova,T. P. Burt,T. D. Davie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1998 (1-2)
[9]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optic climatology and pollution events in Sydney [J].
Leighton, RM ;
Spark, 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1997, 41 (02) :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