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鲍春丹 [1 ]
姜丽英 [1 ]
王凤华 [2 ]
武丽杰 [3 ]
周艳娟 [3 ]
赵亚双 [1 ]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2] 嘉兴大学医学院
[3]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
关键词
巨大儿; 分娩方式; 分娩并发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4 [病理分娩(异常分娩)];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比较足月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的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探讨巨大儿的不同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哈尔滨市16所医院在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分娩的单胎、无出生缺陷、足月(非早产、过期产)活产的巨大儿和正常体重儿的产妇病案(其中包含新生儿病案),比较2138例巨大儿和18233例正常体重儿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结果: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产妇住院天数、产妇产后出血比例、新生儿窒息比例高于正常体重儿组。巨大儿组的阴道助产率(7.51%)高于正常体重儿组(5.60%),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巨大儿的产妇产后出血比例、巨大儿窒息比例均与分娩方式无关。结论:足月巨大儿也具有较高的母婴并发症,故应探索并使用正确的产前预测巨大儿的方法,产时给于充分重视,适时正确处理,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母婴并发症。
引用
收藏
页码:3244 / 32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1998~2005年庐阳区新生巨大儿资料分析 [J].
周丽萍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19) :2668-2669
[2]   南通地区近20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变化的分析 [J].
卞晓云 ;
钟建新 ;
吴红荷 ;
陈坚 ;
王兴伟 ;
陈小宁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 (11) :83-85
[3]  
妇产科学.[M].谢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Mode of delivery and birth outcomes of macrosomic infants.[J].SL Boulet;HM Salihu;GR Alexander.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04, 6
[5]   Risk factors for macrosomia and its clinical consequences: a study of 350,311 pregnancies [J].
Jolly, MC ;
Sebire, NJ ;
Harris, JP ;
Regan, L ;
Robinson, S .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2003, 111 (01) :9-14
[6]  
The outcome of macrosomic infants weighing at least 4500 grams: Los Angeles County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experience.[J].Kim R. Lipscomb;Kimberly Gregory;Kathryn Shaw.Obstetrics & Gynecology.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