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分类及变化

被引:21
作者
徐映雪 [1 ]
邵景力 [1 ]
杨文丰 [1 ]
王卫东 [2 ]
崔亚莉 [1 ]
宋庆春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分类; 变化; 滨海湿地; 鸭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遥感技术是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以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G IS技术对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进行定量化研究,查明湿地的类型分布、面积,分析其1989—2000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虾田、居民地、滩涂面积增加;芦苇沼泽、水田、浅海水域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些主要是由城市扩张和经济增长所致。天然湿地的减少,使依赖于湿地生存的动、植物种类大大减少。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严禁毁苇开荒,逐步退耕还苇,加强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使本区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数字滑坡技术及其应用 [J].
王治华 .
现代地质, 2005, (02) :157-164
[2]   矿床四维时空定量评价的新认识——以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为例 [J].
王功文 ;
陈建平 .
现代地质, 2004, (04) :537-542
[3]   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探讨 [J].
杨存建 ;
周成虎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1, (01) :72-77
[4]   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 [J].
孙广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66-672
[5]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对策 [J].
于砚民 ;
董志刚 ;
曹仁江 .
资源科学, 1999, (01) :59-64
[6]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区发展研究 [J].
董志刚 ;
魏春 .
农村生态环境, 1998, (02) :6-9
[7]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及保护对策 [J].
魏春 ;
曹仁江 .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1997, (05) :39-41
[8]   遥感技术在中国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J].
张柏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1996, (01) :67-71
[9]   《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公约》介绍 [J].
陈克林 .
生物多样性, 1995, (02) :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