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经济区域重构

被引:5
作者
李忠民
张子珍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
“蝴蝶”模型; 经济区划; 统筹发展;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07.05.007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依据资源禀赋理论和区位理论,按照同质性与集聚性原则相结合的区域划分方法,构建了以泛珠三角经济区、大东北经济区为左、右前翅,泛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为左、右后翅,亚欧大陆桥中国经济区为躯干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区划,以期形成“龙头带动、产业协同、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地域分工和协作紧密型经济区,最终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道路选择 [J].
原喜泽 ;
孙晓芳 .
理论探索 , 2006, (05) :108-110
[3]   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 [J].
冯垚 .
理论探索 , 2006, (03) :96-98
[4]   我国区域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J].
赵明霞 ;
李仰俊 ;
赵明涛 .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6, (01) :44-46
[5]   论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 [J].
孙红玲 ;
刘长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29-36
[6]   中国大陆:划分8大社会经济区域 [J].
李善同 ;
侯永志 .
经济前沿, 2003, (05)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