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前后华北作物种植的变化趋势——以棉花与粮食作物对比为中心

被引:6
作者
王加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棉花; 粮食作物; 变化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抗日战争前后 ,华北的作物种植发生了相反的变化趋势。战前 ,以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种植比率呈上升趋势 ,粮食作物呈下降趋势 ;抗战爆发后 ,棉花比率却下降 ,粮食作物比率则上升。个中原因 ,主要在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与破坏 :土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被大肆掠夺与破坏 ,导致农业投入不足 ;粮食被大肆抢掠 ,而同时购销渠道又遭到破坏 ;受战争影响 ,在收益对比上 ,也发生了有利于粮食作物的变化。面对此种情况 ,广大农民只能增加粮食作物种植而减少棉花的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沦陷区农村经济 [J].
刘大可 .
济南大学学报, 2000, (06) :51-56
[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山东的经济掠夺 [J].
张守富,马福震 .
发展论坛, 1995, (06) :48-51
[3]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佛丁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