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7
作者
何小芊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地;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地是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和区域化。旅游地人地关系是由地理环境和旅游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居民是旅游地旅游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行为活动与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就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优化人地关系为基础,环境伦理教育、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可持续旅游消费、公平分配资源是旅游地人地关系协调的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D].鲁敏.华中师范大学.2001, 01
[2]   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收入的影响分析 [J].
张洪波 ;
蒙象远 .
现代经济信息, 2010, (08) :164-164
[3]   保障保护地内居民受益的自然资源经营方式——以九寨沟股份制为例 [J].
石璇 ;
李文军 ;
王燕 ;
朱忠福 .
旅游学刊, 2007, (03) :12-17
[4]   我国城乡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 [J].
杨兴柱 ;
王群 .
旅游学刊, 2006, (04) :32-37
[5]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J].
张洁 ;
杨桂华 .
生态经济, 2005, (10) :303-306+311
[6]   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初探 [J].
吴殿廷 ;
王欣 .
人文地理, 2005, (01) :42-44+112
[7]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J].
保继刚 ;
张骁鸣 .
地理学报, 2004, (S1) :132-138
[8]   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内化研究 [J].
敖荣军 ;
龚胜生 .
旅游学刊, 2002, (03) :14-17
[9]   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协调 [J].
龚胜生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0, (01) :9-15
[10]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三大关系 [J].
龚胜生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596-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