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专业技术人才跨国迁移的趋势分析

被引:6
作者
梁茂信 [1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美国研究所
关键词
世界历史; 科技人才; 移民; 留学生; 人才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15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
学科分类号
060303 ;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跨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其范围逐渐覆盖了全球五大洲。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科技人才的战争。其中,美国一马当先,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积极网络外国人才。此后到20世纪末,吸引外来人才就成为美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欧洲发达国家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实施较晚,但到20世纪末期,欧盟国家成为当代全球继美国之后另一个人才聚集最多的地区。从人才来源看,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从母国迁入发达国家的移民,第二类是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无论以何种身份入境,科技人才作为母国政府、家庭和社会多年来投入的人力资本的载体,其作为移民永久性定居欧美发达国家,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人才的流失,其中以人才资源稀缺的加勒比海和非洲国家遭受的损失最严重。从科技人才迁移的原因看,在微观上,科技人才的主观因素作用比普通移民更加突出;从宏观上而言,用传统的移民观已经无法解释战后扑朔迷离的跨国人才流动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可以发现,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都出现了科技人才跨国活跃流动的趋势。同时,区域性的经济协作和跨国公司及各国教育的国际化趋势等因素,都成为人才跨国流动的主要推动因素。毋庸讳言,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对于发达国家则意味着巨大的人才收益,并为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108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85 条
[1]  
加拿大就业市场上亚洲男性移民的收入. 保罗.米勒. 国际移民评论 . 1992
[2]  
专业技术人士的迁移:理论与类型. 罗柏恩.埃尔戴尔. 国际移民 . 2001
[3]  
人才的国际流动性:类型、原因和发展中的影响. 马里奥.色温特,安德里亚.戈登斯坦. .
[4]  
The Brain Drain: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Migration,Presented toParliament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ducation andScience and the Minister of Technology. Committee on Manpower Re-source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67
[5]   1950至1980年外国留学生移民美国的趋势分析 [J].
梁茂信 .
世界历史, 2011, (01) :67-78+159
[6]   发达国家吸引高端科技人才的政策及启示 [J].
陈莹莹 ;
黄昱方 .
中国人才, 2009, (05) :74-75
[7]   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及其影响——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 [J].
李其荣 .
史学集刊, 2007, (02) :65-74
[8]   高科技人才流向特点论 [J].
黄焕山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3) :31-36
[9]   高科技人才国际争夺态势分析与对策 [J].
赵曙明 .
南开管理评论, 2001, (03) :47-51
[10]   21世纪全球人才争夺及其思考 [J].
陶涛 .
求是, 2001, (08)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