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产业链的识别研究

被引:34
作者
黄常锋 [1 ,2 ]
孙慧 [2 ]
何伦志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
[2]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业; 产业链识别; 投入产出分析; 网状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章以2007年全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方法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Leontief)逆阵来识别我国旅游业的"后向关联"产业;根据产品分配系数和戈什(Ghosh)逆阵来识别其"前向关联"产业;并确定我国旅游产业链。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链并非呈"链状"结构,而是表现出"网状"结构,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中国"旅游产业网"的发展思路,并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浙江省旅游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J].
崔峰 ;
包娟 .
旅游学刊, 2010, 25 (03) :13-20
[2]   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J].
邓宏兵 ;
刘芬 ;
庄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289-292
[3]   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的定量分析 [J].
张华初 ;
李永杰 .
旅游学刊, 2007, (04) :15-19
[4]   旅游增长集群模式及其构建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J].
冯淑华 ;
沙润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05) :51-55
[5]   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建立方式研究 [J].
牟红 .
江苏商论, 2006, (04) :95-96
[6]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J].
王丽娟 .
理论探索, 2005, (04) :109-110
[7]   我国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及发展对策 [J].
刘立秋 ;
赵黎明 ;
王连叶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96-199
[8]   关于我国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的思考 [J].
郝索 ;
方巧 ;
唐平 ;
吕宁 ;
不详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59-62
[9]   对旅游业的再认识——兼与张涛先生商榷 [J].
宋振春 ;
陈方英 ;
李瑞芬 .
旅游学刊, 2004, (02) :76-79
[10]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相关问题——以桂林旅游业的发展为例 [J].
邓祝仁 .
旅游学刊, 1998, (04) :9-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