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制度偏离

被引:14
作者
卢福营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制度偏离; 评价; 类型;
D O I
10.14167/j.zjss.2011.10.008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作为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的推行使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民主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村民自治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制度偏离现象。主要表现为群众自治的变异、乡村关系的扭曲、村两委关系的形变、后选举阶段的民主虚置化等。对于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制度偏离现象,应当根据村民自治的制度目标,以是否有利于农村社会管理民主化、是否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价值标准进行多维分析和科学评价。现阶段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制度偏离现象极为复杂、多样,根据对于民主、和谐、发展三个变量的不同组合关系进行分类,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制度偏离大致有六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11+158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 [J].
卢福营 .
政治学研究, 2004, (01) :17-23
[2]   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 [J].
孙琼欢 ;
卢福营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3) :69-72+81
[3]  
冲突与协调.[M].卢福营;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  
中国乡村研究.[M].[美]黄宗智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
[5]  
中国村民自治.[M].辛秋水主编;.黄山书社.1999,
[6]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徐勇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