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机制及其法律保障

被引:5
作者
董岚
机构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政府财政; 筹资机制; 法律保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筹资机制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突破口,包括筹资主体、客体和程序三个部分。筹资主体包括主导性主体(各级政府组成的"三层结构")、辅助性主体(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个人)和其他重要主体(国际组织);筹资客体包括核心客体(税收、公债和财政政策)和重要客体(收费、民间资金和国际资金);筹资程序应当满足科学化和法治化两个标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法律调整应当采用"四步骤"模式,在宪法、行政法规、专门性法律规范和特殊性法律规范四个层面构建筹资机制的法律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业税费制度改革试验研究报告 [J].
朱守银 .
管理世界, 1998, (02) :143-153
[2]   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 [J].
张军 ;
蒋维 .
社会科学战线, 1998, (01) :36-44
[3]  
“三农论”.[M].陆学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中国财政管理.[M].项怀诚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  
民主财政论.[M].[美]布坎南(Buchanan;James M·) 著;穆怀朋 译.商务印书馆.1993,
[6]  
经济学.[M].(美)萨缪尔森;(美)诺德豪斯著;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7]  
美国农业政策.[M].徐更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8]  
公共财政.[M].(美)布坎南著;赵锡军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