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流行及意蕴分析

被引:13
作者
董海军 [1 ]
黄启萍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2]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屌丝; 流行动力; 意蕴;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3.01.002
中图分类号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近期屌丝已然成为一种网络流行语,甚至蔓延成现实生活的日常用语。通过追溯屌丝的产生及传播,探讨屌丝一词风行的动力机制和应对态度,发现屌丝的流行动力是多元的。屌丝虽不高雅,但作为特定时期的流行话语,其有着特定的社会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镜像 [J].
韩玉花 .
新闻爱好者, 2010, (06) :60-60
[2]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 [J].
郭小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631-639
[3]   从流行文化看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 [J].
詹成大 ;
戴颖洁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 (05) :26-28
[4]   网络语言与网民社会心态的折射 [J].
毕宏音 .
社科纵横, 2007, (03) :151-152+60
[5]   试论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成因 [J].
杨文全 ;
许艳辉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 (03) :81-86
[6]   从"创新扩散论"看"流行 [J].
季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86-90
[7]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D]. 孙瑞祥.天津师范大学. 2009
[8]  
"屌丝"出现反映社会改革之迫 .2 韩晗. 光明观察 . 2012
[9]  
屌丝想对你说 .2 王地,高富帅. 检察日报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