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单因素研究——附520例临床分析

被引:41
作者
邹正升
陈菊梅
辛绍杰
邢汉前
李保森
李建宇
沈宏辉
刘艳萍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三科北京,北京,
关键词
肝炎,慢性活动性; 预后; 流行病学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 [病毒性肝炎];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 )预后的单因素。方法 使用SPASS及STATA软件 ,对 5 2 0例慢重肝预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 4 0岁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男、女患者及不同变重的基础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白细胞(WBC)≥ 10 .0× 10 9 L或血小板 <10 0× 10 9/L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③随着AST ALT的比值与血清总胆红素 (TBil)不断升高、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及白蛋白 (Alb)不断降低 ,病死率逐渐上升 ;④随着腹水、电解质紊乱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增多 ,病死率升高 ,以上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 4 0岁、WBC≥ 10 .0× 10 9/L、血小板 <10 0× 10 9/L、AST ALT的比值、TBil、酶胆分离现象、PTA、Tc、血清胆碱酯酶活力、Alb及并发症等是影响慢重肝预后的重要因素 ,动态监测TBil、PTA、Tc和胆碱酯酶等实验室指标 ,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肝组织病理与肝细胞合成功能的关系[J]. 邹正升,辛绍杰,李保森,赵景民,毛远丽,邢汉前,沈宏辉,陈菊梅.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05)
[2]   慢性重型肝炎转归因素的分析 [J].
邱谷香 ;
马为民 ;
周伯平 .
临床医学, 1999, (03) :19-20
[3]   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 [J].
巨立中,张玲霞,张战红,皇甫玉珊,张伟,王慧芬,安景惠 .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6, (02) :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