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非货币性收入差异与收入分配

被引:9
作者
胡文骏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非货币性收入; 收入分配; 财政供养人口; 面板门限回归;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7.08.008
中图分类号
F126.2 [人民收入与家计调查];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3 ;
摘要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个人所得税逆向调节收入分配的PVAR分析 [J].
胡文骏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 39 (01) :15-27
[2]   综合分类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设计 [J].
杨斌 .
税务研究, 2016, (02) :30-37
[3]   既患贫又患不安:编制与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研究 [J].
钱先航 ;
曹廷求 ;
曹春方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57-71
[4]   税制调整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 [J].
杜莉 .
统计研究, 2015, 32 (04) :36-42
[5]   家庭背景、职业特征与非工资性收入差距 [J].
卢盛峰 ;
陈思霞 ;
卢洪友 .
世界经济文汇, 2012, (06) :92-110
[6]   中国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动态演变——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江克忠 ;
裴育 ;
夏策敏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 (11) :63-74
[7]   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J].
岳希明 ;
徐静 ;
刘谦 ;
丁胜 ;
董莉娟 .
经济研究, 2012, 47 (09) :113-124
[9]   省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J].
田卫民 .
经济科学, 2012, (02) :48-59
[10]   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收入差异的变迁 [J].
张义博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