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系统、网络主权与互联网治理历史反思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48
作者
刘晗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主权; 域名系统; 互联网治理; 网络法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D971.2 [];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 ;
摘要
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制度框架取决于人们对于互联网的基本观念,其核心问题是主权概念是否适用于网络空间。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两种观念一直相互对立:一种认为互联网是不受主权管治的独立空间;另一种认为互联网治理仍从属于主权。前者是一直在国际社会流行的观念。对根域名治理史的梳理显示,主权国家一直未离开互联网,因为单一主权国家一直实际控制根域名治理权,且采取了以特定公司为授权主体进行治理的私有化模式。在此模式于近年来受到国际上的质疑后,根域名控制权争夺已进入传统国际法和国际政治范围内。未来互联网治理取决于两种互联网观念的相互调合,在于平衡个人信息自由和公共安全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3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困境 [J].
蔡翠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5) :94-111+158
[3]   从网络域名系统管理权看国家信息安全 [J].
邹学强 ;
杨海波 .
信息网络安全, 2005, (09) :23-24
[4]  
“网络独立宣言”[J]. 约翰·P.巴洛,李旭,李小武.清华法治论衡. 2004(00)
[5]  
世界是平的[M]. 东方出版社 , (美) 弗里德曼, 2006
[6]  
海洋自由论[M]. 上海三联书店 , (荷) 格劳修斯, 2005
[7]  
政治的概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4
[8]  
清华法治论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鸿钧主编, 2004
[9]  
网络共和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凯斯·桑斯坦(CassSunstein)著, 2003
[10]  
作为未来的过去[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