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请求权性质的辨析

被引:1
作者
詹晖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
请求权; 诉; 债权; 动态权利;
D O I
10.13221/j.cnki.lljj.2014.09.016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请求权概念长期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定义请求权的内涵与外延?请求权是否能简单定义为"要求他人行为或不行为之权利"?笔者将民事权利分为"动态权利"和"静态权利"两个层面的权利。债权不是请求权,债权概念甚至与请求权在权利系谱上毫不相干。请求权是静态权利(物权、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的衍生权利,与形成权、支配权、抗辩权相对,均是静态权利发挥作用的结果,是静态权利的保障,它不得脱离于静态权利而转让他人。请求权是诉权的原因,但它是实体权利而非程序上的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民法总则.[M].林诚二; 著.法律出版社.2008,
[2]  
判解研究.[M].王利明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3]  
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日)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
[4]  
罗马私法导论.[M].黄风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  
民事诉权研究.[M].江伟等著;.法律出版社.2002,
[6]  
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7]  
民法.[M].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  
德国民法总论.[M].(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