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治理多元参与政策理念、原则及其模式

被引:10
作者
徐治立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科学治理; 多元参与; 政策理念; 方法原则; 实现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1 [科学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科学治理多元参与,就是在科技决策与管理活动中实行包括政治主体、科技主体和普通公民在内多方参与的规范化活动。它的政策理念以建构性科学实在论和科技民主价值观为基础;其基本方法原则在于:确保各类公众广泛参与科学治理活动的规范化、普遍提高公众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采取逐步逼近共识的程序。科学治理多元参与的典型模式有"争端演化"、"边界组织"和"主体际协商"模式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实践建构论:对一种科学观的初步探讨 [J].
李正风 .
哲学研究, 2006, (01) :65-71
[2]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科学发展 [J].
曹天予 .
科学文化评论, 2005, (04) :65-77
[3]   浅谈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寻租现象 [J].
李侠 ;
邢润川 .
科学学研究, 2002, (03) :256-261
[4]   法国科学界讨论科学与社会 [J].
邱举良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2, (01) :5-7
[5]   技术也需要“治理” [J].
张保明 .
国外科技动态, 2001, (10) :30-31
[6]   拉比:平民、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J].
吴彤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4, (04) :67-78
[7]  
技术民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替代物[J]. M.邦格,鲁旭东.哲学译丛. 1994(02)
[8]   后常规科学的生态政治观述评 [J].
吴永忠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2, (06) :25-32
[9]  
从辩护到审度[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大椿, 2009
[10]  
世界风险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