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建立的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43
作者
周启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沈阳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污染土壤; 修复标准; 方法体系; 生态风险评价;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072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近年来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很快 ,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则相对迟缓 .在我国 ,直至目前甚至还没有开展相应的研究 .为了推进我国该领域的工作 ,对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建立的方法体系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应同时考虑技术清洁水平、环境背景水平和法规可调控清洁水平等 3个基本变量 .而从技术清洁水平这一变量来讲 ,应该包括 2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本身所能达到的清洁目标 ,二是现有分析技术发展所能确认的污染物最低限量目标 ,即仪器可检出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J].
郭观林 ;
周启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823-828
[2]   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再造与展望 [J].
周启星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08) :36-40
[3]   土壤Hg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 [J].
王新 ;
周启星 .
生态学杂志, 2002, (03) :43-46
[4]   制定我国土壤环境标准(汞、镉、铅和砷)的探讨 [J].
吴燕玉 ;
周启星 ;
田均良 .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04) :34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