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实现途径

被引:66
作者
郑鑫
机构
[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经济增长; 贡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使用产业数据和城乡就业数据,对中国城镇经济总量和乡村经济总量进行了粗略的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初期城镇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及乡村经济,城镇经济比重曾出现连续下降;从1991年开始,城镇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城镇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一个包含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等不同城镇化变量的广义生产函数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近年来土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高,而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鉴于中国人口城镇化的潜力要远大于土地城镇化,未来必须尽快在相关的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城镇化为经济平稳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河南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卢方元 ;
单可栋 .
河南科学, 2013, (06) :880-884
[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朱孔来 ;
李静静 ;
乐菲菲 .
统计研究, 2011, 28 (09) :80-87
[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J].
王小鲁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01)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