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一)

被引:92
作者
陈启鑫 [1 ]
刘敦楠 [2 ]
林今 [1 ]
何继江 [3 ]
王毅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3]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商业模式; 市场机制; 电力体制改革; 电力零售商; 大数据;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5.11.006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互联网与传统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极大促进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给传统能源行业带来的变革和变化。在此基础上,从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增值、以技术为驱动的业务革新、以改革为契机的效益挖掘4个方面对能源互联网现有的以及可能存在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进一步地,提出了能量耦合、价格耦合、衍生交易"三位一体"的能源互联网交易体系。最后,对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050 / 30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能源互联网的价值与实现架构研究 [J].
杨方 ;
白翠粉 ;
张义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95-3502
[3]   一种基于虚拟电机控制的能量路由器 [J].
盛万兴 ;
刘海涛 ;
曾正 ;
吕志鹏 ;
谭骞 ;
段青 ;
冉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41-3550
[4]   考虑热网约束的电热能源集成系统运行优化及其风电消纳效益分析 [J].
顾泽鹏 ;
康重庆 ;
陈新宇 ;
白建华 ;
程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96-3604
[5]   适应综合能源局域网的市场化改革方案(英文) [J].
李芙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93-3698
[6]   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 [J].
田世明 ;
栾文鹏 ;
张东霞 ;
梁才浩 ;
孙耀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82-3494
[7]   能源互联网系统用户侧冷热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J].
陈飞翔 ;
胥建群 ;
王晨杨 ;
宋震 ;
刘明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78-3684
[8]   Load Profi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mand Response: A Review [J].
Yi Wang ;
Qixin Chen ;
Chongqing Kang ;
Mingming Zhang ;
Ke Wang ;
Yun Zhao .
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 2015, 20 (02) :117-129
[9]   未来配电系统形态及发展趋势 [J].
马钊 ;
周孝信 ;
尚宇炜 ;
周莉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06) :1289-1298
[10]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 [J].
赵腾 ;
张焰 ;
张东霞 .
电网技术, 2014, 38 (12) :3305-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