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自然森林经营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的可行途径

被引:49
作者
曾伟生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近自然林业; 森林经营; 森林质量;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466/j.cnki.lyzygl.2009.02.016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尽管我国森林资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森林质量较低、人工林树种单一等问题。由于继续增加森林面积的潜力有限,我国发展森林资源的重点应该从面积的增加转移到质量的提高上来。起源于德国的近自然林业理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用它来指导我国的森林经营实践,可以兼顾森林三大效益,平衡林业利益分配,有利于提高森林整体质量。应该调整和改进我国现有的森林经营模式,对天然林实施择伐经营和结构调控,对人工林进行近自然化改造,从而不断提高森林质量,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走近“顺天应人”的德国林业 [J].
杨茂胜 .
宁夏农林科技, 2008, (02) :38-39
[2]   我国人工林现状与近自然经营途径探讨 [J].
彭舜磊 ;
王得祥 ;
赵辉 ;
杨涛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02) :184-188
[3]   现代林业理论发展与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J].
龚固堂 ;
慕长龙 ;
先开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61-67
[4]   运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构建上海城市森林体系 [J].
沈烈英 ;
韩玉洁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1) :93-97
[5]   德国近自然林业经营与管理模式——赴德国林业考察报告 [J].
景彦勤 ;
林文卫 ;
邓鉴锋 .
广东林业科技, 2006, (03) :113-116
[6]   云南松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探讨 [J].
蔡年辉 ;
李根前 ;
陆元昌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04) :85-88+120
[7]   对近自然林业理论的诠释和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几项建议 [J].
邵青还 .
世界林业研究, 2003, (06) :1-5
[8]   欧洲近自然林业的发展趋势 [J].
邵青还 .
浙江林业, 2003, (09) :35-35
[9]   “近自然林业”经营法在杉木人工幼林经营中的应用 [J].
张鼎华 ;
叶章发 ;
王伯雄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 (03) :219-223
[10]   近自然林业与水土保持 [J].
危廷林 .
福建水土保持, 2001, (01) :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