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重心与政策选择——关于现代流通体系理论探索的新框架

被引:67
作者
王先庆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
关键词
现代流通体系; 战略流通; 流通能力; 渠道控制权; 商品定价权;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20.11.002
中图分类号
F724 [商品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容是促使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商流、物流以及资金、信息等的循环畅通和高效、安全、稳定流动,这也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和目标任务。现代流通体系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且以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流通系统,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共享化、体验化、定制化、品牌化、连锁化、去中间化、移动支付、快递配送、商流与物流分离等趋势和方向,与高水平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匹配,高速发展的网络购物、在线支付、快递配送、跨境电商等是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在生产和消费的规模化流通问题基本解决基础上,全面提升现代流通的渠道控制权、市场话语权、贸易主导权和商品定价权,畅通经济循环,提高发展质量。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必须构建与强大市场规模优势相匹配的全球流通渠道体系,运用超大市场容量、超强制造能力、超宽产业纵深、超多市场主体的规模优势,充分发挥全球流通渠道控制的"总龙头"和"总开关"功能;构建与中国国力和实力相匹配的"战略流通"组织结构体系,培育具有全球流通运作能力和竞争力的综合性现代流通组织;构建与"战略流通"相适应的全球流通战略支撑体系,为我国企业提供足够丰富、准确和及时的商贸流通信息,先进的技术保障,广阔的流通基础设施布局,以及权威有力的法律保障;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多层次贸易流通方式体系,跳出传统"产品层次"思维,将强大的市场规模优势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并将这种优势化为流通渠道优势和商品定价优势;构建与"中国制造"相匹配的流通价值体系,以"反向定制"为核心助推"新制造"转型,赋能自主品牌崛起。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应借鉴日韩经验提高外贸发展质量 [J].
张晓兰 .
中国物价, 2019, (04) :29-31
[2]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与综合商社发展探讨 [J].
秦兵 .
商业经济研究, 2016, (11) :101-103
[3]   中国现代流通体系框架构成探索 [J].
孙前进 .
中国流通经济, 2011, 25 (10) :12-16
[4]   流通战略产业论 [J].
冉净斐 ;
文启湘 ;
不详 .
商业经济与管理 , 2005, (06) :10-15+19
[5]  
日本综合商社的"全产业链" .2 吴越. www.sohu.com/a/24493720899939365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