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变化及与血脂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孙东风,诸骏仁,宋后燕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内科,基础医学院分子遗传学研究室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血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80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本实验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酶法对31例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和血脂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止浆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较对照组开高(12.50±5.06比6.93±3.82kAU/L,P=0.003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含量增加(8.94±3.53比5.36±2.33μg/L,P=0.0001)。血浆纤溶成分与血脂相关性分析表明:Ⅰ型纤溶酶原激活荆抑制物活性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27,P=0.0101)。结果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纤溶活性下降是由于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增高所致,高血脂可通过使Ⅰ型纤溶酶原激活荆抑制物合成分泌增加而影响血浆纤溶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6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