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本质、边界与监管

被引:9
作者
汪沂
机构
[1]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理财产品; 网络理财平台; 互联网金融监管;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9.028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的供给端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乱象丛生。醒目的年化收益率与含糊不清的产品本质表达,加重了投资者投机心理,延续了传统理财市场刚性兑付、政府隐性担保的顽疾,为2015年夏的股市动荡埋下祸根,究其根源,是金融体制的缺陷。监管应分两步走:现阶段,厘清互联网理财产品本质与理财平台功能,对接、归位并完善传统理财产品的监管制度。下阶段,修改法律制度,为"证券""信托""集合投资计划"正名,并将同一功能理财产品的规则进行整合,向功能监管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1+183 +1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金融创新核心是降低信息不对称.[N].许小年;.联合时报.2016,
[2]  
规范金融产品名称 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N].吴晓灵;.中国证券报.2016,
[3]  
互联网金融监管争议根源在制度不完善.[N].吴晓灵;.人民政协报.2014,
[4]  
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N].姜欣欣;.金融时报.2014,
[5]  
互联网金融需要正本清源.[N].赵海军;.证券时报.2013,
[6]   互联网金融竞争监管制度的构建 [J].
曾威 .
法商研究, 2016, 33 (02) :27-36
[7]   金融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以我国征信系统为例 [J].
李稻葵 ;
刘淳 ;
庞家任 .
金融研究, 2016, (02) :180-188
[8]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基于金融与互联网功能耦合的视角 [J].
林章悦 ;
刘忠璐 ;
李后建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 36 (07) :140-145
[9]   我国融资难融资贵的机制根源探究与应对 [J].
陈道富 .
金融研究, 2015, (02) :45-52
[10]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 [J].
吴晓求 .
财贸经济, 2015, (02)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