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研究——基于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视角

被引:10
作者
苟兴朝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农民; 合法权益; 级差地租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近来,各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和恶性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利益主体间利益矛盾加剧,特别是农民合法利益遭到了侵犯。增减挂钩中涉及的利益主要指级差收益。从理论上探讨级差收益的来源、分配,以及如何才能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推进当前挂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思考 [J].
杨小川 ;
胡传景 ;
闫长峰 .
小城镇建设, 2011, (01) :69-71+90
[2]   天津市、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启示 [J].
邱铃章 .
发展研究, 2010, (10) :32-35
[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 [J].
王小宁 .
经济问题, 2010, (05) :61-64
[4]   探讨级差地租理论在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中的指导意义——以湖北省赤壁市为例 [J].
冀振松 ;
徐海贞 ;
张彬 .
知识经济, 2010, (04) :15-16
[5]   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与农民权益保护 [J].
何雄浪 ;
杨继瑞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8 (01) :63-67
[6]  
级差地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奥秘[J]. 陈雪骅.国土资源导刊. 2009(08)
[7]   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就业选择与社会支持网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郫县、都江堰市为例 [J].
朱冬梅 ;
方纲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1) :41-45
[8]   级差地租分享制度:生成、特点与出路 [J].
潘光辉 .
江汉论坛, 2007, (08) :65-68
[9]   经营城市中失地农民的级差地租分配 [J].
张艳萍 ;
赵鲁 ;
王辉 .
甘肃农业, 2007, (05) :21-23
[10]   失地农民合理利益完全补偿问题探析 [J].
梅付春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3) :82-8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