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者剥削”到“自我剥削”——数字时代下异化劳动的新表现

被引:41
作者
高天驹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剥削; 他者剥削; 自我剥削; 数字时代; 异化劳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30501 ; 030504 ;
摘要
"剥削"概念是透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切入点。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剥削方式由强制性的"你应当"转换为激励式的"你能够",原本被动的"他者剥削"逐渐过渡为主体主动的"自我剥削"。此时,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合二为一,"绩效劳动"以更为隐蔽和深刻的方式成为"异化劳动"在当代的新型变体。"自我剥削"的深层根源在于,资本将它的增殖欲望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欲望,并通过强制的"进步力量"和"竞争逻辑"极尽对主体潜能的挖掘与利用。在数字资本的宰制下,人的"自我异化"以"自我实现"的面貌呈现,"自我剥削"的本质仍然是"他者剥削"。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寻求根基性的存在经验 [J].
孙利天 ;
黄杰 .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5-10
[2]  
他者的消失.[M].韩炳哲.中信出版社.2019,
[3]  
倦怠社会.[M].韩炳哲.中信出版社.2019,
[4]  
过劳时代.[M].森冈孝二.新星出版社.2018,
[5]  
哲学的切问与近思.[M].王庆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6]  
精神政治学.[M].韩炳哲.中信出版社.2018,
[7]  
爱欲之死.[M].韩炳哲.中信出版社.2018,
[8]  
新异化的诞生.[M].哈特穆特·罗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978-7-208-14908-3
[9]  
诸众的语法.[M].保罗·维尔诺.商务印书馆.2017,
[10]  
大同世界.[M].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