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CISS分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5
作者:
李冰华
黎冠东
李方明
赖穗翩
刘淑兰
叶杰明
伍振富
机构:
[1] 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D O I:
10.13429/j.cnki.cjcr.2015.11.020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CISS)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神经内科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入院后是否采用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150例和非溶栓组4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溶栓组加用rt 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分析溶栓组患者不同CISS分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入院时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 d、3个月、1年溶栓组患者的NIHSS评分值均显著低于非溶栓组(P<0.05,P<0.01)。溶栓组患者21例治疗后病情恶化,其中死亡12例;非溶栓组9例患者病情恶化,其中死亡3例;溶栓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4.67%,显著高于非溶栓组的47.73%(P<0.05)。溶栓组的总有效率在穿支动脉疾病型(87.10%)、大动脉粥样硬化型(77.78%)、其他病因型(67.86%)分别高于心源性卒中型(34.38%)和病因不明型(47.83%,P均<0.05)。溶栓组中,穿支动脉疾病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其他病因型的NIHSS评分减少率分别高于心源性卒中型和病因不明型患者(P均<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t 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不同CISS分型的溶栓疗效存在一定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473 / 1475+1478
+147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