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1956~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167
作者
周雅清 [1 ,2 ]
任国玉 [2 ]
机构
[1] 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
[2]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极端气温指数;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候变化; 中国大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446个国家级气象站1956~2008年共5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北方,夏季日数和炎热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域主要在中东部。日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小)值整体都有上升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值在北方上升较明显,而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有下降的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小值则在全国范围都呈明显上升,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尤为显著,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升温速率达1.0℃·(10a)-1以上。冷夜(昼)日数普遍明显减少,53年中减少趋势为7.9d·(10a)-1[2.8d·(10a)-1];暖夜(昼)日数明显增加,增加趋势为7.0d·(10a)-1[4.1d·(10a)-1]。冷夜(昼)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冬季,其次是春、秋季,而暖昼和暖夜日数增加最显著的季节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夏季。从转折时间上看,绝对指数和极值指数的冷指数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著减少的,暖指数显著增加的时间则推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相对指数的冷指和暖指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著变化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Trends in temperature extremes during 1951–1999 in China.[J].Panmao Zhai;Xiaohua Pan.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3, 17
[2]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变化趋势的影响 [J].
周雅清 ;
任国玉 .
高原气象, 2009, (05) :1158-1166
[3]   三江源地区1961~2005年气温极端事件变化 [J].
游庆龙 ;
康世昌 ;
李潮流 ;
闫宇平 ;
燕士跃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232-236
[4]   1961—2004年宁夏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J].
陈晓光 ;
Declan Conway ;
郑广芬 ;
陈晓娟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2) :73-77
[5]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J].
胡宜昌 ;
董文杰 ;
何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10) :1066-1075
[6]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高温事件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 [J].
王鹏祥 ;
杨金虎 .
中国沙漠, 2007, (04) :649-655
[7]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石广玉 ;
宫鹏 ;
郑循华 ;
翟盘茂 ;
张德二 ;
赵宗慈 ;
王绍武 ;
王会军 ;
罗勇 ;
陈德亮 ;
高学杰 ;
戴晓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3-8+50
[8]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J].
任国玉 ;
初子莹 ;
周雅清 ;
徐铭志 ;
王颖 ;
唐国利 ;
翟盘茂 ;
邵雪梅 ;
张爱英 ;
陈正洪 ;
郭军 ;
刘洪滨 ;
周江兴 ;
赵宗慈 ;
张莉 ;
白虎志 ;
刘学峰 ;
唐红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01-716
[9]   黑龙江省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 [J].
周秀杰 ;
张桂华 ;
郑红 ;
潘华盛 .
气象, 2004, (11) :47-50
[10]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 [J].
龚道溢 ;
韩晖 .
地理学报, 2004, (02) :23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