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脑中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7
作者
所世腾 [1 ]
朱善宝 [1 ]
陈亚珠 [1 ]
李跃华 [2 ]
张素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峰度成像; 卒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研究弥散峰度成像(DKI)对脑组织灰质和白质的描述以及在脑中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2例正常人以及15例脑中风患者(包含9例脑梗死,急性、亚急性和陈旧性各占3例)的脑部核磁共振图像作为试验数据。针对每例数据各个像素位置,分别对9个不同弥散梯度场下各个信号强度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弥散系数(D值)和弥散峰度(K值),进而做出ADC图和DKI图。观察比较分析各例在ADC图和DKI图的表现。结果 DKI成像具有更多的纹理细节,包含更丰富的组织特征。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病灶在DKI图呈现高信号,陈旧性脑梗死病灶在DKI图呈现低信号,平均峰度相对值(rMK)分别为2.193±0.166,1.789±0.162,0.564±0.069。结论 DKI对脑组织尤其是灰质以及一些脑中风病灶的描述相对于ADC图包含更多的组织信息。脑梗死病灶的rMK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J].
焦志云 ;
李澄 ;
陈文娟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 13 (03) :262-268
[2]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n-gaussian water diffusion in humans using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J].
Lu, HZ ;
Jensen, JH ;
Ramani, A ;
Helpern, JA .
NMR IN BIOMEDICINE, 2006, 19 (02) :236-247
[3]  
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 The quantification of non‐gaussian water diffusion by mea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 Jens H.Jensen,Joseph A.Helpern,AnitaRamani,HanzhangLu,KyleKaczynski. Magn. Reson. Med. . 20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