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玉米合成群体及其亲本群体的遗传变异比较与利用

被引:14
作者
刘勋甲
郑用琏
徐尚忠
李建生
刘纪麟
石永刚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 合成群体; 遗传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试验以美国种质坚杆综合种BSSSC9(B)、Lancaster(Lan)、热带种质墨黄九(M)、亚热带种质苏湾(S)4个国外群体和中国西南种质巫溪(W14)、兰花早(L)2个地方群体为主体,掺和含有它们血缘的优良自交系,品种群体,首次合成了WBMCo、WLSCo、LBMCo、LLSCo 4个轮回选择育种基础群体(代号的第一字母为国内西南地区种质,第二个字母为北美种质,第三个字母为热带、亚热带种质),并与6个主体亲本种质群体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按一定比例,经充分遗传重组组建的4个合成群体,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等主要产量组成性状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大于对应亲本种质群体.4个合成群体单株粒重的频率分布向高产方向偏移,变异范围也比亲本群体大.所有群体的穗重对单株粒重的贡献最大.影响单株粒重的其他各因素,其大小和方向,在4个合成群体和对应亲本群体中各不一样.为此,讨论并提出了各群体改良途径和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玉米10份地方品种和4份外来群体同工酶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J].
张祖新,郑用琏,李建生,刘纪麟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322-326
[2]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4) :1-9
[3]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3, (02) :1-8
[4]  
植物育种亲本选配的理论和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爱民编著, 1994
[5]  
玉米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刘纪麟主编, 1991
[6]  
玉米轮回选择的理论与实践[M]. 农业出版社 , (美)哈洛威(Hallauer,A.R.)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