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成效、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15
作者
李强 [1 ]
姜爱林 [2 ]
任志儒 [2 ]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2]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韩国; 新村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31.26 [];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韩国新村运动的内涵就是脱贫致富,基本精神是“勤勉、自助与协作”,引申意义就是通过教育,培养、激发国民进取、向上的精神,提高国民整体素质。韩国的“新村运动”始于1970年代初,自开展运动以来,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所推崇、效法。韩国新村运动的成效与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可以做到同步推进;要形成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体制机制;统一规划、突出重点、以城带乡、提高实效;政府可以借助于行政机制来弥补市场机制的先天不足,承担起要素的配置任务;要针对农村的实际,考虑到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积极搞好政策引导和思想发动,使行政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新农村建设:韩国的经验与借鉴 [J].
蒋建忠 .
决策, 2006, (01) :52-53
[2]   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 [J].
郑新立 .
小城镇建设, 2005, (11) :11-13
[3]   韩国的新村运动与农村发展 [J].
"小康社会与村镇建设"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05, (70) :38-44
[4]   韩国新村运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J].
李水山 .
当代韩国, 2001, (02) :25-29
[5]   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中西部开发农村建设的启示 [J].
张敬华 ;
戴其根 .
经济问题探索, 2001, (03) :31-33
[6]   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搞好我国科教兴村工作 [J].
沈文华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7, (03) :54-57
[7]   韩国的新村运动 [J].
宋英 .
中国农机化, 1996, (05) :42-45
[8]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 [J].
韩立民 .
中国农村观察, 1996, (04) :63-65
[9]   勤勉·自助·协同——韩国“新村运动”掠影 [J].
邵光敏 .
农村经济与技术, 1996, (07) :36-37
[10]   韩国“新村运动”初探 [J].
马学亮 .
临沂师专学报, 1995, (02)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