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模型的海淀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模拟与仿真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腾 [1 ,2 ]
张震 [3 ]
徐艳 [1 ,2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心
[3] 天津市开垦征地事务中心
关键词
水资源; 供需平衡; 系统动力学; 模拟与仿真; 发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N941.3 [系统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71101 ;
摘要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选择海淀区为典型研究区,结合水资源供需系统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征,在综合考虑水资源需求、水资源供给、非常规供水、生态需水、生产需水、生活需水及缺水率的影响等因素的情况下,分析其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文章采用系统动力学法,建立海淀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历史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真实性,进而通过该模型对海淀区2011~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进行了模拟与仿真分析。根据控制变量的确定原则,提取若干个敏感决策变量,通过调整几种变量的组合,提出了3种发展模式:现状趋势发展型、经济发展型及可持续发展型。到2030年,现状趋势发展型缺水率将涨到58.94%,二产产值为1.30×10~7万元,三产产值为1.94×10~8万元;经济发展型缺水率将涨到56.16%,二产产值为3.06×10~7万元,三产产值为3.54×10~8万元;可持续发展型缺水率将降到25.94%,二产产值为2.15×10~7万元,三产产值为2.53×10~8万元。综合分析,可持续发展型最为可取,但因难以量化缺水率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此模式下缺水率也是逐年增加。经济发展型缺水情况最为严重,现状趋势发展型则介于可持续发展型与经济发展型之间。为此,该文最后提出3条对策建议:控制人口与水价、节水治污与雨水资源化、调整产业结构与增加外调地表水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生态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佘思敏.北京林业大学.2013, 12
[2]  
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李燐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05
[3]  
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成洪山.华南师范大学.2007, 02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模拟研究.[D].杨书娟.贵州师范大学.2005, 05
[5]  
系统动力学.[M].王其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6]   贵阳市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J].
吕敬堂 ;
吕大明 ;
刘海萍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2) :24-28
[7]   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基于水资源整合与流域生态补偿的视角 [J].
韩光辉 ;
王洪波 ;
王亚男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1 (08) :77-81
[8]   2049北京水资源利用发展趋势及供需平衡研究 [J].
秦凌 ;
杜鹏飞 ;
郑钰 .
北京规划建设, 2012, (03) :45-49
[9]   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 [J].
王勇 ;
李继清 ;
王霭景 ;
席锐超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 (12) :1-4
[10]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 [J].
冯海燕 ;
张昕 ;
李光永 ;
穆乃君 ;
陈瑾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6)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