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缺血模型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状态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杨允东
关宁
罗俊生
机构
[1] 锦州医学院
[2] 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锦州
关键词
脑缺血; 血脑屏障; 超微结构; 血管源性脑水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1 [神经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规律性,为相关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防治提供形态学和功能学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线拴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不同时程再灌注模型,硝酸镧心脏灌注,额顶叶取材,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伊文思蓝颈总动脉注射,脑组织匀浆制备,分光光度仪伊文思蓝通透性定量分析,评价血脑屏障功能改变。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血脑屏障无开放。脑缺血再灌注3h组,血脑屏障开放,伊文思蓝少量通透血脑屏障;6、12h组开放程度和伊文思蓝通透量逐渐增加,24h组达高峰,72h组有所减弱。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呈现时程性改变,掌握改变的时程性,有助于对血管源性脑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和早期防治。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血脑屏障——解剖与生理 [J].
武士京 ;
陈世畯 .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 (02) :124-128
[2]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及转移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J].
王社军 ;
蒋传路 ;
康军 ;
胡少山 ;
李永力 ;
葛云龙 ;
杨立庄 ;
戴有利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01) :54-57
[3]   次声作用后鼠脑超微结构与血脑屏障改变 [J].
费舟 ;
章翔 ;
王小峰 ;
刘先珍 ;
陈景藻 ;
贾克勇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1999, (03) :7-8+70
[4]  
胶质瘤[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强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