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与“义”的调和——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化利率的选择与政府角色的定位

被引:2
作者
吴丹
机构
[1] 吉林大学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利率市场化; 外部性; 政府角色;
D O I
10.15880/j.cnki.zsjj.2009.02.116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着人为的利率抑制,这严重阻碍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及其职能的发挥。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与外部性两个角度说明了只有在承认小额信贷市场化利率的合理性的基础上依靠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调节来解决小额信贷的外部性才能够实现小额信贷发展中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引用
收藏
页码:8 / 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探析 [J].
程晓敏 .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 (06) :247-248
[2]   商业性小额信贷:发展前景与现实障碍 [J].
马雪彬 ;
樊莉 .
甘肃金融, 2008, (01) :31-33
[3]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与出路 [J].
杨大楷 ;
郭春红 .
上海金融 , 2007, (03) :14-18
[4]   农户小额贷款的利率选择 [J].
颜志杰 .
现代金融, 2006, (02) :12-13
[5]   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J].
王群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41-44
[6]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课题组 .
经济与管理, 2004, (10) :26-29
[7]   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J].
伍新木 ;
熊明宝 ;
王蓓 .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0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