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诉讼中的环境损害请求权

被引:10
作者
鄢斌 [1 ]
吕忠梅 [2 ,3 ,4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2] 武汉大学
[3] 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
[4]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关键词
环境损害; 环境诉讼; 请求权; 环境损害请求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106 ;
摘要
环境损害请求权制度通过将私法手段引入环境保护,实现公民为私益而主张权利,维护公民环境权益的同时,实现环境治理的公共目标。从环境损害请求权到独立的环境请求权,是公民环境健康权益保障的时代要求。民法典的制定中,应当增加公民环境权益保护的表述,并确立独立的公民环境请求权。环境司法应当对公民私益诉讼中的环境损害请求持开放态度;对纯粹环境损害的私益请求权行使,积极探索裁判准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美国公民诉讼主体资格认定规则及启示—以“地球之友诉莱德劳公司”等三案为例 [J].
鄢斌 .
科技与法律, 2014, (02) :296-312
[2]   从政企合作看中国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完善 [J].
鄢斌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2) :58-64
[3]   损害的概念与中国侵权责任制度的体系化建构 [J].
薛军 .
广东社会科学, 2011, (01) :233-236
[5]   侵权责任法视野中的生态损害 [J].
李承亮 .
现代法学, 2010, 32 (01) :63-73
[6]   环境公益诉讼辨析 [J].
吕忠梅 .
法商研究, 2008, (06) :131-137
[8]   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 [J].
蔡守秋 ;
海燕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 (03) :97-102
[9]   日本的环境权理论和制度 [J].
杜钢建 .
中国法学, 1994, (06) :104-109
[10]   论德国《环境责任法》的损害赔偿制度 [J].
邵建东 .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1994, (05)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