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环境绩效对比分析

被引:20
作者
高迎春 [1 ,2 ]
佟连军 [1 ]
马延吉 [1 ]
李名升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环境绩效; 完全分解模型; 清洁生产; 末端治理;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8 [环境与清洁生产(无污染技术)];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2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以吉林省为例,应用无残差完全分解模型,将工业污染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空间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不同产业生态化策略导向下的环境绩效,探索产业生态化发展改进方向。结果表明:清洁生产的控污效果在数量上大于末端治理的减排效果,产业生态化发展表现出以预防策略为主的特征。但是,环境目标主要通过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来实现,产业生态化集聚发展滞后;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之间的技术效应相关性较差,清洁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污染控制,而技术水平进步和规模的扩长都可以带来末端治理排污强度的降低;吉林省需要在源头预防策略指导下积极推动面向产品过程的污染控制转向面向系统过程的环境管理,促进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区域工业污染物增长份额偏离分析[J]. 高迎春,佟连军.环境科学. 2010(04)
[2]   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解与时空分异 [J].
孙才志 ;
王妍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244-252
[3]  
工业废水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效果[J]. 李名升,佟连军,仇方道.环境科学. 2009(03)
[4]   辽宁省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基于完全分解模型 [J].
李凯 ;
李明玉 ;
郁培丽 ;
孙广生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1) :1656-1659
[5]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 [J].
关伟 .
地理研究, 2007, (04) :685-692
[6]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a Swedish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 [J].
Lundberg, K. ;
Balfors, B. ;
Folkeson, L.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 (11) :1017-1024
[7]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statisticians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the case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J] . Tanja Srebotnjak.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 2007 (5)
[8]  
How to reconcil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o improve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in the European paper industry[J] . Marcus Wagner.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5 (2)
[9]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ndicators[J] . Christine Jasch.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