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距、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35
作者
张贵先 [1 ]
胡宝娣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乡差距; 非农就业; 农民增收; Aaugmented VAR模型;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06.01.01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现阶段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利用基于扩展的3变量VAR模型,考察了1985-2003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短期的正效应,但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进而指出,应该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非农就业。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 [J].
邓大才 .
经济学家, 2004, (03) :54-58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 [J].
张红宇 .
管理世界, 2004, (04) :9-21+60
[3]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异及分析 [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
邱晓华 ;
毛有丰 ;
张英香 ;
王有涓 ;
盛来运 ;
杜宇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0, (05) :56-66
[4]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 [J].
陈吉元 ;
韩俊 .
中国农村观察, 1995, (01) :3-16
[5]  
经济增长的阶段[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W.W.罗斯托(W.W.Rostow)著, 2001
[6]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
[7]  
经济增长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阿瑟·刘易斯(W.ArthurLewis)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