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分析——来自2008—2013年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

被引:56
作者
吕开宇 [1 ]
李春肖 [1 ]
张崇尚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发展水平; 主成分分析法(PCA); 熵值法;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6.03.001
中图分类号
F842.66 [];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农业保险面板数据,构建评价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和对比分析。根据排名结果分析发展水平较高省份的农业保险发展优势,据此进一步分析影响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推动、政府的财政补贴等因素对农业保险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从创新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吸引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在当地开展业务、提升政府财政补贴力度等方面着手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Tobit模型的我国农业保险覆盖率实证分析 [J].
冯文丽 ;
杨雪美 ;
薄悦 .
金融与经济, 2014, (04) :77-80
[2]   中国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数研究 [J].
朱航 .
保险研究, 2013, (06) :35-42
[3]   浙江省“共保体”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J].
王慧敏 ;
龙文军 .
中国保险, 2013, (04) :46-49
[4]   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 [J].
孙蓉 ;
王超 .
保险研究 , 2013, (01) :49-57
[5]   中资外资人身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比较——基于“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1)” [J].
寇业富 ;
周月琴 .
保险研究, 2012, (01) :53-59
[6]   保险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基于中、日、韩、新四国比较的研究 [J].
胡宏兵 ;
郭金龙 .
金融评论, 2010, 2 (04) :29-43+123
[8]   我国保险业发展评价指标探析 [J].
孙祁祥 ;
朱俊生 .
保险研究 , 2008, (02) :18-23
[9]   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下) [J].
庹国柱 ;
朱俊生 .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4, (06) :55-57
[10]   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上) [J].
庹国柱 ;
朱俊生 ;
不详 .
金融教学与研究 , 2004, (05)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