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应根据各检测指标的意义进行选择性应用

被引:1
作者
刘娜
机构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心肌梗死; AMI; 不稳定型心绞痛; FABP; 检测指标; CRP; BNP; 微小心肌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老年AMI治疗棘手,病死率高,预后差,良好的转归依靠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AMI患者作出诊断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检测指标及疗效观察指标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些年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795 / 79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D-二聚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陈大宇 ;
刘艳萍 .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12) :2153-2154
[2]   检测血浆D-二聚体、FDP、TNT对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意义 [J].
钟海英 ;
周贞学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04) :577-579
[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血B型利钠肽的研究 [J].
陈玲 ;
程晓曙 ;
洪葵 ;
张传旗 ;
罗云 ;
殷锡虎 ;
王琦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 25 (11) :830-833
[4]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J]. 贾成瑶,王莉,毛志刚,张居龙,张立.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6)
[5]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J].
李洋 ;
翟震天 ;
秦玲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 (08) :1038-1040
[6]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用于急性心梗早期诊断的探索性研究 [J].
张鹏 ;
王前 ;
郑磊 ;
曾方银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 (01) :63-65
[7]  
BNP-Mediated Vasodilatation for Dialysis-Dependent Patient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 Abhinav Chandra,Ronny Otero,Debra Freeman,Charles B. Cairns.Renal Failure . 2008 (1)
[8]   Serum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on admission predict not only short-term death but also angiographic success of proced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primary angioplasty [J].
Grabowski, M ;
Filipiak, KJ ;
Karpinski, G ;
Wretowski, D ;
Rdzanek, A ;
Huczek, Z ;
Horszczaruk, GJ ;
Kochman, J ;
Rudowski, R ;
Opolski, G .
AMERICAN HEART JOURNAL, 2004, 148 (04) :65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