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成都市大气污染评价

被引:3
作者
边敏娟 [1 ]
钱骏 [2 ]
刘志红 [1 ]
韩建宁 [1 ]
邹孝 [1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大气污染状况; 污染因子; 权重系数;
D O I
10.14034/j.cnki.schj.2011.05.017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大气环境质量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而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在很多领域已有应用。本文对成都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评价: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将污染因子(SO2、NO2、PM10)进行综合评价,标准化污染因子及评价指标。白化函数得到各个污染因子每年的5×4矩阵,按照聚类系数来判定综合指标类型,并进行评价。为成都市综合大气污染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灰色系统方法在吕梁市大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吴玉生 ;
王强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05) :501-504
[2]  
湖泊富营养化的灰色层次决策法综合评价.[J].李祚泳;邓新民;张辉军;.上海环境科学.1992, 03
[3]  
湖泊富营养化的灰色层次决策法综合评价.[J].李祚泳;邓新民;张辉军;.上海环境科学.1992, 03
[4]   灰色局势决策法用于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J].
李祚泳 ;
李继陶 ;
陈祯培 .
重庆环境科学, 1990, (01) :22-26
[5]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进展 [J].
李祚泳 .
自然杂志, 1989, (07) :483-487+560
[6]  
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李祚泳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邓聚龙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