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私人诉权之审视

被引:10
作者
徐泉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关键词
WTO; DSM; 私人诉权; 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1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私人诉权的制度模式从学理角度可分为私人直接诉权与私人间接诉权两种。前者包括狭义的私人直接诉权与WTO协议直接适用;后者的行使方式包括以传统外交保护为理论基础的国家诉权制度与作为国内行政调查程序的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私人直接诉权模式不仅在理论上尚有争议,而且是很难付诸实践的。只有在坚持国家诉权的基础上,构建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为私人间接诉权提供行政程序性制度保障,才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WTO各成员方的最佳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论我国入世对国内体制的影响及反思 [J].
张乃根 .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6, (12) :1-7
[2]   浅论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 [J].
孔庆江 .
现代法学, 2006, (06) :25-33
[3]   WTO体制内国内法的可诉性问题 [J].
刘勇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3) :91-96
[4]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济立法模式 [J].
徐崇利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2) :79-88
[5]   国际法语境中的宪政问题研究:WTO宪政之意蕴 [J].
蔡从燕 .
法商研究, 2006, (02) :85-91
[6]  
市民社会、协商民主与国际法的范式转换[J]. 蔡从燕.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5(02)
[7]   WTO争端解决过程中的私方参与问题 [J].
刘笋 .
法学家, 2004, (01) :154-160
[8]   中欧贸易壁垒调查立法比较研究 [J].
蔡从燕 .
中国法学, 2003, (06) :157-166
[9]   论国际法的主体结构 [J].
江国青 .
法学家, 2003, (05) :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