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田间原位修复

被引:38
作者
徐莉 [1 ]
滕应 [1 ]
张雪莲 [2 ]
王家嘉 [3 ]
李振高 [1 ]
刘五星 [1 ]
骆永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3]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紫花苜蓿; 根瘤菌; 菌根真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选择宿主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同时接种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或/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所有种植植物的处理,根际土壤PCBs的去除率均高于对照,其中紫花苜蓿并接种根瘤菌的处理,土壤PCBs的去除率最高,达到42.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PCBs同系物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植植物的处理都增加了土壤中低氯代PCBs的比例,特别是紫花苜蓿并接种根瘤菌的处理.接种根瘤菌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以及植株对PCBs的吸收和转运.
引用
收藏
页码:646 / 6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J].
滕应 ;
骆永明 ;
李振高 ;
邹德勋 .
土壤, 2006, (05) :645-651
[2]   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J].
高军 ;
骆永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1) :2119-2121
[3]   多氯联苯处理处置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J].
李森 ;
陈家军 ;
孟占利 .
中国环保产业, 2004, (02) :23-26
[4]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J].
刘世亮 ;
骆永明 ;
丁克强 ;
曹志洪 .
土壤, 2003, (03) :187-192+210
[5]   污染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表征与分布研究初探 [J].
孟庆昱 ;
毕新慧 ;
储少岗 ;
徐晓白 .
环境化学, 2000, (06) :501-506
[6]   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 [J].
朱利中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2) :66-72
[7]   典型污染地区底泥和土壤中残留多氯联苯(PCBs)的情况调查 [J].
储少岗,杨春,徐晓白,刘晓星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3) :199-203
[8]  
长江三角洲典型污染农田土壤多氯联苯分布、微生物效应和生物修复研究[D]. 高军.浙江大学 2005
[9]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周启星,宋玉芳等著, 2004
[10]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soils collectedfrom Zhejiang province, east China[J] . Jun Gao,Yongming Luo,Qingbo Li,Haibo Zhang,Longhua Wu,Jing Song,Wei Qian,Peter Christie,Shengming Chen.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