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技术结构研究——以波士顿集群为例

被引:11
作者
杨张博
高山行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技术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 专利引文;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3.09.008
中图分类号
F416.7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论文使用USPTO1976年至2006年的专利引文数据库,以波士顿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为背景研究了集群技术结构。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密度、中心度、中介度、派系等指标研究集群技术结构。研究发现大学、医院和企业皆为集群主要技术源;企业有很强的技术中介作用;次级群体之间存在着较频繁的技术交流并形成小团体,小团体中医院拥有最多的专利,医疗设备企业则起着关键的技术转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8 / 1346+1354 +13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 [J].
刘光东 ;
丁洁 ;
武博 .
软科学, 2011, 25 (03) :36-41
[2]   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以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集群为例 [J].
毛良虎 ;
赵国杰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4) :45-48
[3]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 [J].
吴晓隽 ;
高汝熹 ;
杨舟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1) :132-135
[4]   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J].
蔡宁 ;
吴结兵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4) :58-65
[5]   基于专利引用的国家技术力量指标比较 [J].
杨中楷 ;
孙玉涛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10) :11-14
[6]   ISI《Derwent专利创新索引》特色及其创新开发应用 [J].
胡小君 .
科研管理, 2005, (03) :158-160
[7]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 [J].
吴德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7) :14-20
[8]   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 [J].
吴利学 ;
魏后凯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3) :51-60
[9]  
‘The tyranny of distance’: Biotechnology networks and clusters in the antipodes[J] . Michael Gilding.Research Policy . 2008 (6)
[10]  
Inventive and uninventive clusters: The case of Canadian biotechnology[J] . Barak S. Aharonson,Joel A.C. Baum,Anne Plunket.Research Policy . 200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