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行为的股东利益研究

被引:19
作者
尹筑嘉 [1 ,2 ]
文凤华 [1 ,2 ]
杨晓光 [2 ,3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资产注入; 非公开发行; 股东利益; 内在价值; 资产规模;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0.07.013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行为的股东利益均衡问题进行了数理分析,数学推导得出,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均衡的条件是非公开发行的增发价等于上市公司每股内在价值。本文继而选取中国股市49家通过非公开发行完成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考察。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进行资产注入的新股定价普遍偏低,显著低于股票内在价值;同时,注入的资产大多为非优质资产。进一步研究发现,新股定价和注入资产的质量均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有一定联系:定价偏高的公司普遍资产规模较小,定价偏低的公司则资产规模较大;注入优质资产的公司规模一般较大,注入劣质资产的公司规模明显较小;而成本较高的资产注入行为,都是资产规模比较小的公司在该轮牛市中指数上涨最快的时期实施的,投机动机很强。实证结果表明,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中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并不均衡,存在着众多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和股东利益均衡:理论与实证 [J].
黄建欢 ;
尹筑嘉 .
证券市场导报, 2008, (05) :26-32+42
[2]   资产注入、大股东寻租行为与资本配置效率 [J].
张祥建 ;
郭岚 .
金融研究, 2008, (02) :98-112
[3]   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股票价格短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 [J].
章卫东 .
会计研究, 2007, (12) :63-68+97
[4]   公司整体上市有利于改善投资者利益保护吗? [J].
姜付秀 ;
张继东 ;
樊晓松 .
经济科学, 2007, (05) :77-88
[5]   资产注入:支付手段与市场反应 [J].
曾颖 .
证券市场导报, 2007, (10) :29-33
[6]   公司内在价值非线性模型的建立及实证 [J].
张悦玫 ;
李延喜 ;
迟国泰 .
管理评论, 2007, (07) :38-46+32+64
[7]   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机制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分析——考虑各种主体治理机制的相关性 [J].
王满四 ;
邵国良 .
金融研究, 2007, (02) :133-145
[8]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与支持的经济学分析 [J].
侯晓红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5) :120-125+144
[9]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企业剩余分配不均衡的权力解读——兼论我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 [J].
张屹山 ;
董直庆 ;
王林辉 .
财贸经济, 2005, (12) :18-22+92
[10]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J].
刘熀松 .
经济研究, 2005, (02) :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