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

被引:21
作者
郑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自然价值;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05 [];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全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这是贯彻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以尊重自然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形成和社会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十分重视环境伦理的研究、教育和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环境伦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应用领域很广,要重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和决策者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全球环境展望.[M].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刘毅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自然的伦理尊严.[M].李培超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环境伦理学.[M].(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著;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徐嵩龄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  
沙乡年鉴.[M].[美]奥尔多·利奥波德(AkdoLeopold)著;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  
我们共同的未来.[M].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7]  
地理科学.[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科学出版社.1995,
[8]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M].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1,
[9]   环境伦理与人类文明 [J].
杨通进 .
环境教育, 2005, (01) :15-16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当代创新 [J].
张丽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