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以云南省“数字乡村”为例

被引:29
作者
袁野 [1 ]
曾剑秋 [1 ]
赵鸿运 [1 ]
张献华 [2 ]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云南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服务模式; 数字乡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以云南省的15个县市农村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和"数字乡村"平台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PPS抽样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云南省农村信息化的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云南省的农村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特别是"数字鸿沟"明显,农村信息化的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信息化应用的速度,农村的信息化需求还比较低,农民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具有较高的感知风险。基于此,提出以农户为服务中心,企业、政府和涉农机构协同分工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对西部偏远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云南农业信息化服务“三农”新模式 [J].
赵丹丹 ;
钱金良 ;
杨娜 ;
朱卫华 ;
张萍 ;
肖植文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29) :162-166
[2]   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分析 [J].
张永金 .
云南农业, 2011, (10) :54-55
[3]   信息服务与农户收入:中国的经验证据 [J].
高梦滔 ;
和云 ;
师慧丽 .
世界经济, 2008, (06) :50-58
[4]   云南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 [J].
付吉才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S1) :83-86
[5]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 MIS Quarterly . 1989 (3)